若塵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2月22日11版)
  以往,大學校長只有在開學或畢業典禮上才成為媒體關註的焦點。最近,兩位高職院校校長不是用演講致辭來打動公眾,而是用實際行動來體現高職院校獨有的實幹精神。
 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撒承賢利用暑假,走企業、下工廠、進牧場,探望來自學校不同專業的51名畢業生,進行了“一對一”的深入訪談,並整理形成了28萬字的筆記;青島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覃川履行承諾,從700名新生的信件中隨機挑選了16封給學生們認認真真地寫起了回信,手書於一張張信紙之上,幫助學生重新點燃、激活內心的自信。
  無論是撒承賢校長還是覃川校長,也許都是看似不經意的小事,但是他們的舉手投足中無不傳遞出真實、真切的教育情懷,透著一種教育的溫度。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,毫無疑問,“育人”應是高職教育之本,一所高職院校所有工作的成效最終都體現在學生的進步、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上。
  當下的大學似乎偏離了辦學的主體使命——教書育人,大學精神的缺失日益凸顯,官場化、商場化的影響日益加深,急功近利等浮躁情緒甚囂塵上。高等職業教育已過10多年的發展歷程,然而,由於人力、財力和物力等種種因素的限制,也不免出現了急功近利的現象。有學者甚至擔心在高職院校和師生中間會出現這些情景:歷史的蒼白、哲學的貧困、文化的匱乏、精神的虛無、道德的缺失。
  毋庸置疑,這個局面亟須扭轉,而校長在這個過程中,應該靜下心來理清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自己的工作重點。校長的辦學思想往往是一所學校的靈魂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:“有什麼樣的校長,就有什麼樣的學校。校長對學校,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,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。我竭力做到居於我這個校長工作首位的,不是事務性工作,而是教育問題……校長應當善於把教育思想體現在千百件各種各樣的事情中。”
  辦學思想是校長素質的試金石,它能試出校長理論的厚度、知識的深度、人文的廣度、目光的銳度、思維的敏度、戰略的高度。校長的辦學理念會影響到學校各項政策的制定和管理方法,校長不僅自己要有先進、科學的教育思想,還要負責把這些思想傳遞給每一位教師,滲透到日常的每一件事務中去。
  高職教育的發展,絕不能忽視對教育和文化的研究,更不能漠視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,同時,教育管理也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,空談理論和理想是不行的,優秀的校長還要具備實踐經驗。
  有人說過:“三流學校的管理靠校長,二流學校的管理靠制度,一流學校的管理靠文化。”筆者也曾撰文指出,高職院校之間的競爭最終將會演變為文化的競爭,唯有文化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特色發展、可持續發展。儘管如此,仍然不可抹殺校長所起到的實際作用,畢竟,文化的發展和底蘊的積澱,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鞭長莫及,唯有靠院校自身的努力探索,而校長的引領則是重中之重。
  說實話,高等教育“改革”始終是個熱門話題,但,無論怎麼改,似乎還是以管理為中心,以教師的教學為重心,進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化發展。在功利化辦學傾向的現實面前,大學能否堅守“育人”的根本任務,擺正“人才培養”與教學、科研和服務的關係,這與校長的辦學思想脫不開關係。
  學校的管理對象是人,必然要以人為本,將學校管理和人文文化相結合,能否真正達到文化立校,都需要校長的教育思想作引導。一流的高職文化要靠校長自身去探索,在此過程中,校長必須要身先示範,做好帶頭和表率作用。  (原標題:一流高職文化靠校長探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z89xzhxa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